養老文化,重視子女孝心的體現,認為老人家 退休 後就要被好好服侍,忌諱勞動。鼓吹「好好休息」停止消耗體力,消極的「 退休 概念」偏偏令老人家再也動不起來。而隨著年紀增長,肌肉流失的速度更會越來越快,若再加上生病、臥床,之後想再站起來活動,簡直就是難上加難。
退休 後沒運動,肌肉會快速流失!
老年人肌肉流失量比成年人高,最主要原因是 退休 後的「活動量下降」所致, 退休 生活若沒有事先規劃,經常會出現無所事事的情形。
別以為肌肉流失量下降只是小事一椿,肌肉減少甚至會影響老人家吞嚥、上廁所、甚至因為肌肉量進一步下降繼而影響日常生活,造成跌倒。久臥睡床「休息」,關節亦會出現變形與肌肉萎縮。
長輩需要「有計劃的」肌力訓練
想增強肌力,就要增加運動量。所謂萬事起頭難,可以鼓勵老友記先從減少久坐、臥床時間開始做起,並多到戶外走走、接觸大自然。
訓練日程:
日常活動訓練:走路、搬物、晾衣服。
進階訓練:爬階梯、坐到站、倒退走。 設計合適的功能性活動,並在生活中落實,可以請物理治療師協助。
下肢運動比上肢更迫切
缺乏運動的人只要經常進行適量運動,也可改善健康狀況。不須從事劇烈運動也可促進健康。另外,人體有 70% 的肌肉集中在下肢,應集中訓練下肢。另外,亦需要協助老友記建立「安心感」,減少他們對運動的排斥感,令他們對運動有自發性的意願,才是樂活 退休 生活的長遠之計。
資料來源:
1/ 衞生署運動知多少網頁 (https://www.dh.gov.hk/tc_chi/useful/useful_dykt/useful_dykt_exercise.html)